1. 學習《課題管理辦法》
課題組要認真學習相關部門的《課題管理辦法》,特別關注成果鑒定和結題驗收部分的具體要求,項目主管部門不同其結題要求不同。
2. 合理分工,統籌安排
進入課題總結階段后,課題負責人要召開課題組會議,進行項目分工落實具體任務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進行課題總結工作。
3. 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
結題材料則是課題組研究活動的產品及其形成的有關材料,圍繞課題結題報告全面、規范、真實地準備、收集和整理研究資料,要認真進行材料鑒別、分類和編目。研究資料可分四類:
(1) 成果材料
包括主件和附件,主要有研究報告、學術論文、學術專著、教學設計、教育案例、教材教輔等文字材料和電子課件、軟盤、聲像、圖表、模型、器具、實物等非文字成果。
(2) 原始材料
即課題組為實現研究目的而得到的各種材料,包括在研究過程中進行觀察、調查、實驗或采用其他科研方法所形成的、具有一定保存價值的記錄、表格、數據,以及課題研討、咨詢、論證等記錄、書面意見。
(3) 工作材料
主要有課題立項申報評審書、立項批復文件、項目合同書、實施方案、年度工作計劃、年度工作總結或階段研究總結等材料。
(4) 效果材料
實驗性課題,周期較長的重大課題,應當有一些效益材料。主要有成果檢驗或試行效果、實驗效果、應用效果,以及發表、交流、獲獎、社會評價及反映情況等材料。
4. 撰寫課題研究報告
5. 撰寫課題結題報告
對整個課題研究工作組織、計劃的執行情況及經驗與問題等做工作性總結,包括課題組人員組成和組織、經費分配與使用、課題的調整與變化、研究活動的開展等。
6. 撰寫課題結題申請
對于立項的課題,在結題時需要向上級管理部門申請鑒定研究成果。
7. 提交課題文檔材料
一般而言,結題時最終提交課題管理部門的課題文檔主要包括:
(1)課題立項通知書
(2)課題申報評審書
(3)課題結題申請書
(4)課題結題鑒定書
(5)課題結題報告
(6)課題成果主件
如能集中代表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、專著、研究報告、調查報告、實驗報告等;
(7)課題成果附件
如文獻綜述、研究方案、研究工具(如調查問卷、標準量表、測試題等)、原始數據、數據統計方法、實驗觀察記錄、教學設計、教育案例、課件視頻、學生作品等;
(8)輔助說明材料
指輔助說明課題研究有關情況的材料,如課題組成員的獲獎證書、實驗學校教師的工作總結、成果應用證明等。